热电偶的几何尺寸与外观,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和目力检查,应符合要求。
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新制热电偶,在检定示值前,应在最高检定点温度下,退火2 h 后,随炉冷却至250℃以下,使用中的热电偶不退火。
热电偶的示值检定温度,按热电偶丝材及电极直径粗细决定,如表3所示。
300℃以下点的检定,在油恒温槽中,与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进行比较,检定时油槽温度变化不超过±0.1℃。
将热电偶的两电极分别套上高铝绝缘瓷珠,约50 mm左右,尾部穿塑料套管,并在尾端露出20 mm左右,以连接参考端引线。
热电偶参考端的引线,应使用同材质的铜导线进行连接,接触要良好,铜导线在20℃时的电阻率应小于0.01724μΩ·m。
在热电偶的测量端套上玻璃保护管,插入油恒温槽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300 mm,玻璃管口沿热电偶周围,用脱脂棉堵好。
将热电偶的参考端插入装有变压器油或酒精的玻璃管或塑料管中,再分散插入冰点恒温器内,插入深度不应小于150 mm。
表3 分度号 电 极 直 径 ( mm ) 检 定 点 温 度 ( ℃ )
K或N 0.3 400 600 700 0.5 0.8 1.0 400 600 800 1.2 1.6 2.0 2.5 400 600 800 1000 3.2 400 600 800 1000 (1200)* E 0.3 0.5 0.8 1.0 1.2 100 300 400 1.6 2.0 2.5 (100) 200 400 600 3.2 (200) 400 600 700 J 0.3 0.5 100 200 300 0.8 1.0 1.2 100 200 400 1.6 2.0 (100) 200 400 500 2.5 3.2 (100) 200 400 600
* 括号内的检定点,可根据用户需要选定。
300℃以上的各点在管式炉中与标准铂铑10—铂热电偶进行比较,其中,检定Ι极热电偶时,必须采用一等铂铑10—铂热电偶。
将标准热电偶套上高铝保护管,与套好高铝绝缘瓷珠的被检热电偶用细镍铬丝捆扎成圆形一束,其直径不大于20 mm,捆扎时应将被检热电偶的测量端围绕标准热电偶的测量端均匀分布一周,并处于垂直标准热电偶同一截面上。
将捆扎成束的热电偶装入管式炉内,热电偶的测量端应处于管式炉最高温区中心;标准热电偶应与管式炉轴线位置一致。
管式炉炉口沿热电偶束周围,用绝缘耐火材料堵好。 12检定顺序,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检定,炉温偏离检定点温度不应超过± 5℃。 |